5月29日,算联全球•数聚韶关——首届“东数西算”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算力产业大会在韶关拉开帷幕;大会邀请了广东省委相关领导、产业主管部门、相关领域院士、行业专家、数据中心上下游企业高管等,共同探讨我国算力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双碳背景下如何推进“东数西算”工程落地。新基建产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刘焕礼受邀主持本论坛,并发表了题为《集群内数据中心投融资策略分析》主旨演讲。
新基建产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刘焕礼
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标志着“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国内的IDC产业市场发展迅速,2021年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预计每年的增长速度20%以上。数据中心作为新型的基础设施,具有不动产和基础设施双重投资属性,运营良好的数据中心将产生稳定的现金,属于比较优质的资产;建设数据中心需要大量资本投入,属于重资产行业,其中机电设备的投入占比75%;数据中心产业的快速的发展需要与金融的高度融合。数据中心近年来的投资热度不断上升,其作为一种“现金牛”资产,融资工具也越来越丰富。
目前国内的数据中心有部分企业已经在美国纳斯达克、国内A股或者香港上市。近期润泽科技也通过借壳普丽盛登录创业板,是首家创业板借壳上市的公司;也有不少企业在准备冲击IPO,上市对于企业来讲意义非同小可。
IPO将为公司带来一笔数额较大而无须偿还或支付利息的长期资金,有利于提高其自有资本的比例,完善公司的资本结构。上市公司可以利用资本平台通过后续的配股、增发、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取得稳定的资金,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内涵式增长能力和自身抗风险的能力。公司业务出现经营瓶颈时,可以通过外延式兼并收购的方式,通过并购竞争对手、上下游来提升公司业务产业合力和盈利能力,实现业务升级。如果产业合力出现经营瓶颈,也可以通过重组其他盈利能力强的行业或概念公司,实现业务转型。以光环新网为例,自上市以来,公司频繁通过上市公司平台进行资本运作,通过非公开发行和增发发行,为上市公司收购兼并与对外投资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资本融资平台。公司上市带来了大量的现金扩大知名度,增加企业在行业内的优势;但需要接受管理层和公众投资的监督,充分的信息披露。
数据中心属于重资产+技术密集型行业,从规划、设计、建设、投产到较高的上架率周期较长(需要3年左右),大量资本投入短期内难以产生较好的业绩,给公司业绩带来很大压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体外孵化模式的私募并购基金,为公司储备优质的项目等到成熟时并入公司体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业绩和财务绩效。目前私募基金在重资产行业较为普遍,常见的基金投资基本框架如下:
(1)IDC基金将资金投入到各个IDC项目公司或者某个特定的IDC项目公司,统一交给IDC企业或其关联方来运营,IDC企业除在基金层面作为有限合伙人分得利益外,还可以作为负责数据中心日常运维的管理方收取相应的运营服务费用;
(2)在基金退出的设计上,IDC企业可以保留同等条件的优先受让权。
(1)突破融资瓶颈,产业方出资比例10-20%,并购基金平均杠杆率5.5倍;
(2)突破投资瓶颈,投资围绕公司战略,未来赢面更大;
(3)突破管理瓶颈,产业方输出产业管理模式,基金管理人输出金融管理能力,产融深度结合,整合更有效;
(4)突破退出瓶颈,退出渠道提前锁定,标的选择更加精准。
(1)区位确定性,一线城市作为“热数据”汇聚的核心网络节点,提供了较强的需求确定性,政府审批的审慎则进一步提高了供给的稀缺性,进一步强化了一线城市项目的投资价值属性;
(2)运营质量确定性,数据中心从前期设计、报批、建设,到后期的销售及运维,均具有较强的技术和经验门槛,对数据中心服务商提出了较高要求,与领先的数据中心服务商搭档,将能最大限度地保障项目投后运营风险控制,实现项目价值的顺利释放;
(3)成本安全边际的确定性,精细地考察项目投资成本及进入价格,在合理阶段参与,从而确保项目的投资收益具有充足的空间及更高的安全垫。
市场上较多的IDC融资方式为银行融资。借款主体一般是承担IDC项目开发建设的公司, 贷款用途一般为项目开发建设, 一般包括建设厂房、购买设备等支出, 还款来源为项目的运营收入。
IDC企业取得项目融资需要符合国家有关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规定:
(1)IDC项目涉及土地使用权取得及厂房建设,因此实践中有银行会将IDC项目认定为房地产开发项目,从而要求IDC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达到25%(对于外资的IDC企业甚至可能参照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要求IDC项目自有资金不少于35%)。但市场上的多数银行不会将IDC项目贷款划分为房地产贷款,而仅适用20%的最低资本金比例的情况。
(2)银行在具体交易中需要根据项目现金流状况和企业整体资信来确定是否要求更高的资本金比例或融资杠杆率。
(3) 在贷款发放和支付过程中,银行需要确认与拟发放贷款同比例的项目资本金足额到位,并与贷款配套使用。而对于单笔金额超过项目总投资5%或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资金支付还需要采用受托支付方式。
建议设立特殊目的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IDC项目,以隔离相应的经营风险和限制:
(1)项目融资中,基于监管要求和风险隔离的需要,银行一般会要求借款人为建设、运营IDC项目设立特殊目的公司。
(2)在项目融资当中,银行通常会对借款人的经营进行严格的限制(包括但不限于不得新增融资性负债、不得新增担保、不得进行重大资产处置等消极承诺条款)并要求借款人做出全面的陈述和保证,因此,建议设立特殊目的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IDC项目,以隔离相应的经营风险和限制。
(1)IDC项目的资金需求主体和收入取得主体出现错位;根据《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外资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受到限制,仅有特定的增值电信业务领域允许外商投资。IDC项目资产与运营分离的结构设计,即由外商投资的公司负责IDC项目的融资和建设(“建设方”),由关联的内资公司取得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进而负责IDC项目的运营(“运营方”),并通过一系列协议的签订确保双方的合作关系
(2)建设方和运营方都纳入项目融资的体系中,在资金需求主体和收入取得主体出现错位情况下,银行通常会将建设方及运营方都纳入到项目融资的体系中,而银行对于还款来源监管的重点也随之转移到运营方身上,运营方亦需要向银行提供应收账款质押并接受银行对其收入账户的监管。作为整个IDC项目主要收入汇集的主体,银行通常会要求运营方对项目融资承担保证责任,甚至更进一步要求运营方与建设方作为共同借款人,直接承担还本付息的义务,并要求将运营方的股权与建设方的股权一并质押予银行。
(3)项目资本金比例,项目涉及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和厂房建设, 则比照该等通知中适用于“其他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 要求项目公司满足25%的最低资本金比例要求;如果IDC融资仅为了购买设备或者为了满足运营支出等, 而不涉及土地出让、转让和厂房建设, 则一般仅要求项目公司满足该等通知中适用于“其他项目”的20%的最低资本金比例要求。
银行贷款对主体信用要求较高,且银行贷款资金难以满足项目投资需求。而数据中心机电设备和外电的安装都符合租赁物的要求,且投资占比约80%。数据中心能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可作为还款现金流来源,数据中心的特性与融资租赁非常匹配。目前国内多家金租和商租都开始布局数据中心领域,随着对产业理解的加深,数据中心租赁融资逐渐区域模式化和标准化;数据中心融资租赁主要有直租模式和售后回租模式。。
(1)租赁物价格定价,直租一般根据总投的80%左右核定授信额度,风控较严的会在此基础上打折;回租一般看转固后的账面价值净值,由于机电设备按10年折旧,因此存量较久的IDC项目重新做回租存在额度难以上升的问题。
(2)租赁物保值,机电设备折旧快,技术迭代快,设备更新换代资本化支出较大
(3)处置回收,租赁物单独出售难度较大,多数数据中心项目的整体租赁;租赁公司单独处置IDC项目手段有限,能力不足,因此在项目选择上,租赁公司往往关注数据中心的区位,客户的确定性(MOU,大型金租机构偏好定制型IDC项目),运营方的背景实力等。
数据中心企业前期不动产与软硬件投资规模较大,后期现金流稳定,通过预期未来现金流收益进行结构化处理,发行资产证券化可以快速回流资金,加速企业再投资。
资产证券化(简称ABS),是指以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通过结构化等方式进行信用增级,在此基础上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业务活动。
(1)ABS以基础资产为支撑,期限结构与资产完美结合,无期限错配风险。
(2)资产出表,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轻资产化经营;释放经营杠杆,减轻增资压力;通过现金流一次性贴现,可以帮助企业提前收回投资,锁定利润,提升财务表现。
(3)资产证券化通过在产品层面增加内外部增信,能够实现资产支持证券评级等级突破发行人主体信用等级,从而实现更低成本的融资。
(4)资产证券化是将底层资产特定期限内的现金流一次性快速回笼,加上灵活的资金用途特征,能够帮助企业加快投资周转,提高再投资能力
(5)资产证券化是公开资本市场融资工具。有利于倒逼企业规范运作,提升经营水平,提升公开市场形象和市场认可度,进而降低融资成本。
(1)国内私募资产证券化发行仍较大程度依赖发行主体或增信主体;
(2)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优质资产的信用存在“埋没”现象,很难真实准确完整地传递给投资者。
(3)IDC产业近年来的金融发展迅速,但金融机构对IDC的认知仍属有限,投资决策存在“难产”现象。
日前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提出,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REITs项目发行上市。建立健全扩募机制,探索建立多层次基础设施REITs市场。数据中心已经纳入公募REITs试点的资产范围,并且是当前比较鼓励的方向。
(1)80%以上基金资产投资于基础设施资产支持证券,并持有其全部份额;基金通过基础设施资产支持证券持有基础设施项目公司全部股权;
(2)基金通过资产支持证券和项目公司等载体(以下统称特殊目的载体)取得基础设施项目完全所有权或经营权利;
(3)基金管理人主动运营管理基础设施项目,以获取基础设施项目租金、收费等稳定现金流为主要目的;
(4)采取封闭式运作,收益分配比例不低于合并后基金年度可供分配金额的90%。
(1)宣传效应强,具有战略意义,基础设施公募REITs作为国内金融市场的重大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每一单新发的公募REITs都备受市场关注,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宣传效应,对于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盘活存量资产,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参与试点,可将流动性弱的存量资产转化为流动性强的金融产品,有效盘活资产。筹措资金可继续投入新基础设施的建设,既保留了企业资产管理权,又能快速回笼资金,扩大管理规模
(3)探索轻资产运营模式,通过参与REITs试点,可回笼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优化企业资产负债表结构,促进企业从重资产转向轻资产。企业可专注于资产运营能力和技术实力,实现从“房东”到专业化经营管理者的转变。
(4)打通全周期,支撑公司长期发展,基础设施REITs的发行及未来扩募构建了除IPO 外的另一股权资本运作平台,并进一步打通“建设/收购、运营、退出、融资”的全周期,缓解重资产投资资金回收周期长等问题
-
-
项目现金流投资回报良好,近3年内总体保持盈利或经营性净现金流为正。
-
-
-
首次发行基础设施REITs的项目,当期目标不动产评估净值原则上不低于10亿元。
-
发起人具有较强扩募能力,以控股或相对控股方式持有、按有关规定可发行基础设施REITs的各类资产规模原则上不低于拟首次发行基础设施REITs资产规模的2倍。
-
优先支持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的项目。
-
发起人(原始权益人)、项目公司、基金管理人、资产支持证券管理人、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机构近3年在投资建设、生产运营、金融监管、市场监管、税务等方面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项目运营期间未出现安全、质量、环保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或重大合同纠纷。
数据中心利好政策持续加码有利于推动数据中心集群项目建设。数据中心企业投融资活动越发频繁,行业受到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数据中心企业需要在“融资组合”上进行创新。国家发改委和中国证监会牵头推出的公募REITs试点中,大数据中心被明确列入试点范围。公募REITs是数据中心资本化的一大创新,打通了资本和资产的循环,数据中心项目发行公募REITs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