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7
近日,《节约用水条例》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76号正式发布。条例中要求,对用水达到一定规模的单位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并指出用水单位的用水计划应当根据用水定额、本行政区域年度用水计划制定。
定额用水 数据中心怎么办?
很显然,数据中心已经属于“用水达到一定规模的单位”。就算以北京市地方标准《用水定额第11部分:数据中心》中的“先进值”——WUE为1.4L/KWh计算,一个普通的3000个标准2.5Kw机柜的大规模数据中心日耗水量也要达到200吨以上。
数据中心用水之多,甚至引起了一些缺水地区地方政府的重视和限制。“东数西算”工程枢纽节点之一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人民政府曾出台台《关于禁止集宁区大数据企业使用地下水冷却降温的通知》,禁止数据中心采地下水降温。
数据中心作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耗和环境影响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数据中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节约用水条例》的发布,数据中心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将受到更严格的管理和监管,定额用水将成为常态。
条例的第十一条明确:
第十一条国务院水行政、标准化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全国主要农作物、重点工业产品和服务业等的用水定额(以下称国家用水定额)。组织制定国家用水定额,应当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意见。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用水定额的地方用水定额;国家用水定额未作规定的,可以补充制定地方用水定额。地方用水定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经同级水行政、标准化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并报国务院水行政、标准化主管部门备案。
用水定额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水资源状况、产业结构变化和技术进步等情况适时修订。
第十三条国家对用水达到一定规模的单位实行计划用水管理。
用水单位的用水计划应当根据用水定额、本行政区域年度用水计划制定。对直接取用地下水、地表水的用水单位,用水计划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相应流域管理机构制定;对使用城市公共供水的用水单位,用水计划由城市节水主管部门会同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制定。
用水单位计划用水管理的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毫无疑问,《节约用水条例》通过将对数据中心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也将促进行业提高对WUE的重视程度——在PUE值已经接近极致的今天,WUE或许也将成为衡量数据中心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管局、银保监会、国家能源局联合启动的“2022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就将“水资源利用水平”纳入了评选标准。
此外,很多地方政府开始了对数据中心行业WUE的发展指引和管理。比如前文提到的北京市地方标准《用水定额第11部分:数据中心》,设定了数据中心WUE值的分级:先进值为1.4,通用值为2.2。其中,先进值用于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审批和节水评价;通用值用于现有数据中心的日常用水管理和节水考核。
去年7月,北京市发改委再次修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数据中心项目节能审查的若干规定》中,新增了要求“再生水输配管网覆盖范围内的数据中心,设备冷却水、机房加湿等非生活用水应采用再生水”。
数据中心怎么办?
实际上,数据中心的用水问题,在国际上也是备受诟病。谷歌、Meta等互联网大企业的数据中心常常因为争水、争电而被当地居民投诉甚至抵制。因此节水也就成了数据中心行业必须面对的话题。
从技术角度来讲,数据中心可以采取更先进的技术来减少水资源消耗。比如使用自然风冷,如新风、间接蒸发冷却等,降低对水消耗。在液冷时代到来之后,水资源利用率相信也会有大幅的改善。
另外也可以利用环境优势来降低水消耗,比如在寒冷地区建设数据中心。如腾讯的山洞数据中心、FaceBook的北极圈数据中心等。我国“东数西算”工程中的西部枢纽节点,也都具有天然的数据中心建设优势。
此外,还有“水底抽热”——直接将数据中心建设在海底、湖底,利用大自然的水体直接散热。微软及国内的海兰信均有海底数据中心投入运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加强水资源的使用规划和管理,设定用水之都,定期观察和分析用水情况,发现异常并及时进行管网检查。
总的来说,《节约用水条例》的发布将对数据中心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推动数据中心行业向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数据中心企业需要积极应对,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实现节能减排,为构建节约型社会做出贡献。同时,政府部门也需要加强对数据中心的监管,通过制定和执行严格的节能减排标准,引导数据中心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